东北视窗_东北热线_马鞍山热线_东北新闻门户网

热门关键词: 
热门TAG标签:

辽宁省军区活用身边红色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

来源: 作者: 发布时间:2021-05-17

品味信仰的味道

——辽宁省军区活用身边红色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新闻观察

■王 晓 解放军报记者 刘建伟 特约记者 鲍明建 赵 雷

4月初,辽宁省军区邀请抗美援朝老兵来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,结合亲身经历讲党史军史和革命故事。 张 志摄

“如果他活着,也一定是一名老党员了!”

98岁的老红军余新元眺望窗外时,常会想起那个比自己小一岁、被炸掉双腿的年轻战友张详。

抗日战争中的那次战斗异常激烈,为掩护主力部队和人民群众撤离,年仅17岁的战士张详壮烈牺牲。阵地上,张详留下的最后一句话竟是:我能不能参加中国共产党?

几十年来,这句话时时回荡在余新元耳畔……

此刻,百里之外的辽宁沈阳,纪录片《红色记忆——不能忘却的故事》正在辽宁省军区机关和直属队播放。余新元没想到,当年他和战友们“火红信仰”的故事会被搬上荧幕。

倾听、对话、感悟、重温……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,辽宁省军区利用身边红色资源为学习教育注入源头活水,回应“历史之问”和“时代之问”,引导官兵学史明理、学史增信、学史崇德、学史力行。

党史课咋讲才能“有滋有味”

那是一次令人尴尬的授课。可喜的是,尴尬之后李指导员悟出了“门道”。

这天下午,警备纠察队一中队指导员李宽正在讲“关于井冈山革命历史”一课。省军区政治工作局干事贾文暄轻轻推门,悄悄坐在了后排听课。台上,李宽讲得滔滔不绝;台下,战士们听得云里雾里。

课上完了,贾干事悄悄找了几名战士座谈,问大家听了这堂课有什么感觉。大家直言不讳,有的认为“讲的道理比较空,从头到尾只有两个例子”,有的觉得“话没说透,好像隔着一层纸”。

任指导员不久的李宽私下里对贾干事说,参加党课的战士中有不少老士官,年龄、军龄、党龄,都比自己长,讲党课时自己感觉底气不足。

另一个连队的指导员与贾干事聊起了这样一件事:连队有一名战士,只要一搞教育,他就悄悄和战友“串哨”。指导员暗地里了解了一下这名战士的想法,这名战士说,觉得有的教育样式很枯燥和单调。

这让贾干事深思:“今天的年轻官兵和文职人员生活在和平时代,但大家应该了解革命先辈们经历过多少奋斗、多少牺牲。对年轻一代的党史教育不容缺失。”

这一现象也引起了省军区党委一班人的重视——新时期官兵和文职人员虽然思想活跃,接受新生事物快,但其中不少人对党和军队的光辉历史、奋斗历程缺乏全面认知和深刻体会。同时,由于基层干部的阅历、年龄不同,他们在课堂上“抓住”战士的能力也千差万别。

如何破解“满堂灌”“一言堂”式的教育难题,让官兵在课堂上有“怦然心动”的“获得感”?

该省军区领导进行了专项调研后认为,当前,党史学习教育正在座座军营深入开展,站在建党百年的重要历史节点,如何用“年轻人的方式”点燃青年官兵党史学习的热情、讲好“过去的故事”,是一个现实而急迫的课题,也是传好接力棒、激励后来人的“必修课”。

为此,他们在下发的学习教育实施方案中着重提出,省军区驻地是塔山精神、雷锋精神的发源地,充分利用亲历者口述历史、展馆纪念设施等身边红色资源,让年轻官兵和文职人员聆听“英雄的声音”、重温“红色的记忆”,增强学习教育效果。同时,这也是对教育组织者的一次教育,尤其对基层思想政治教员来说,这将是一次难得的全面提升自我的好机会。

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

会议室里,有节奏的掌声让气氛越来越热烈。

英雄老兵张贵斌是位清瘦的老人。他往台上一坐,就把战士们眼神紧紧吸引了过去。

“7天6夜,我们一直守在阵地里战斗,一步也没后退。那场战斗,全连只活下来我们3个人。”讲台上,回忆起塔山阻击战的场景,年过九旬的张贵斌泪水夺眶而出。

“您知道上了战场不一定能活下来,不害怕吗?”面对官兵的提问,张老伸手一扬:“那时候根本就没考虑生死,想的就是死也要完成战斗任务。”

因在塔山阻击战的英勇表现,张贵斌被记大功一次。“1949年2月6日,我永远都记得,那一天我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,当时全连才3名党员。”说到这里,张贵斌的脸上洋溢着骄傲。

往事,在老兵的心中激荡燃烧。接着,张老话锋一转:“一个只有50多人的政党,一个只有13名代表的大会,年龄最小的不到20岁,靠什么克服千难万险发展壮大……这个政党诞生之初没有任何光环、背景和资产,哪里来的一往无前的底气……是什么让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?答案只能是两个字:信仰。”

张老的这番话,深深打动了在场的官兵和文职人员。省军区沈阳第八干休所文职人员荣俊运心中一震,他在笔记本上飞速记录着张贵斌的发言,还把“信仰”二字用笔画上了一个大大的红圈。

荣俊运的变化耐人寻味。

最初听说听教育课,他私底下和战友们开玩笑:“我宁肯跑个3公里,也不愿参加枯燥乏味的学习。”可没几天,他就被这一堂堂震撼人心的教育课吸引了。

课后体会交流时,荣俊运第一个站起来发言:“为什么那么多人看不见胜利却愿意牺牲,等不到富裕却甘愿奉献?聆听了老英雄的授课,让我们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家所坚持的信仰的力量。”

“开放的时代,党史学习教育不能搞‘自我封闭’,必须摒弃‘一支粉笔一块板,一份教案用几年’的习惯做法。”省军区政治工作局主任闵守斌说,相比书本上的党史知识,青年官兵更喜欢一个个活生生的前辈英雄;相比单纯的呼吁号召,青年官兵更喜欢革命前辈奋斗不息的血性故事。

高玉宝“我从心眼里要入党”的故事;“挑夫将军”龙开富背着文件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;张新生23年漫漫入党艰辛路的故事;郑起“一把小号退敌兵”的故事;袁甦忱建立“海外流亡支部”忠诚于党的故事……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,省军区请有信仰的老兵讲信仰的故事,官兵随口都能说出几个来。

革命老兵身上的精神品质,总能让人获得心灵的力量和前行的动力。列兵张诚第一次上老英雄郑起的课,就被“圈粉”了:“以前上大学时也上过党史课,老师都是四平八稳从建党前后讲起,但老首长能将党史与当今紧密结合,还有很多背后的故事,让人耳目一新。历史和现实被强烈联系在一起,这才有意思有价值。”

谁不珍爱生命?手握“小米加步枪”的革命前辈,面对装备精良的敌人,为什么能不畏牺牲、前赴后继?

答案,写在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里。

“草根树皮抱枪睡,深山抗敌十四载!”在本溪满族自治县群山之中的这座陈列馆里,听着馆长张鹏一讲述,前来参观的官兵们仿佛回到那个为理想信念抛头颅洒热血的年代。

文职人员冯名虎第一次到馆参观。他说,最受触动的是女英雄赵一曼临刑前给儿子宁儿的家书。说到动情处,冯名虎为记者背诵起这封信来——

“宁儿: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,实在是遗憾的事情。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,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……”

震撼与洗礼,敬佩与传承。一路追寻,看着、听着、想着,一个个旧址、一处处纪念馆、一件件文物,都是历史与现实的对话,也是官兵与自己的对话。不同时代的老兵,不同战位的军人,支撑他们创造辉煌的,是一个共同的内核——崇高的理想、坚定的信仰。

每名党员都是党史的书写者

“同样的年龄,同样是军人,他做了什么?而我又能做什么?”

英雄老兵张贵斌授课当天的那个晚上,尽管熄灯号吹过了许久,警备纠察队三中队上等兵杜绪超还望着天花板,品味着、琢磨着。

一年前,杜绪超是带着入党申请书入伍的。当时,他对入党意义没有那么深的思考。听了老英雄入党的故事,他明白:入党不是为了一己私利、一点荣誉,而是一种信仰、一种担当。第二天,他先是主动向连队上交了当班长的申请,又请缨参加连队两项训练攻关课题组。今年3月份,杜绪超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。作为一名预备党员的他,如今已成为连队的理论骨干和训练尖子。

“最起码也得入个党!”中队上等兵樊庆伟,今年面临退役,电话里家人频频催他想方设法在部队争取入党,为回到地方安排工作“打基础”。

春节过后,小樊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,在各项任务中也表现得很“积极”。然而,让小樊意外的是:这季度的党员发展对象却不是他。为此,小樊思想压力很大,在训练场上没了精神。

“多想想入党为什么、干什么?”这天,连队请来老干部为官兵上党课,听了英雄老兵的入党故事后,樊庆伟脸颊仿佛被什么烫了一下。他再次凝视着笔记本里夹着的那面“袖珍”党旗,越反思心里越惭愧。“入党绝不是个人进步的跳板和筹码,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党的热爱和追随……”当晚,坐在学习室里,樊庆伟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这段文字。

如何以积极的心态追求“进步”?小樊有了新理解。很快,他恢复了往日的干劲。上周,连队组织挖旱厕,他鼻子里塞上两团卫生纸,第一个跳了下去。“樊庆伟彻底变了!”战友们说。

“组织入党一生一次,思想入党一生一世。即使退役前没能入上党,我也会以更高的标准、更出色的表现积极向党组织靠拢。”说这话时,樊庆伟眼中闪着光。

打铁要趁热。该省军区各单位纷纷组织官兵和文职人员举行座谈讨论、撰写参观体会,深入开展“党章学起来、党史读起来、党课讲起来、党徽戴起来、党日过起来、党纪严起来、党风纯起来”教育活动。

润物无声,星火燎原。党史教育展开之时,该省军区正处在军事训练转型的关键时期。在各个训练场,机关干部和基层官兵们叫响“争当专业擂主、争做打赢尖兵”“每名党员都是党史的书写者。”记者踏访座座训练场,时时感受到这样的氛围和激情。

“铁心向党,就要多干为党加分的事,多做维护党形象的事。”该省军区官兵这么说的,更是这么做的——

连日来,省军区和鞍山岫岩县杨家堡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对接,开展“春暖”助学活动,44名机关党员干部主动与父母在外务工子弟家庭结成帮扶对子,为他们出主意、想办法,为孩子们送去了希望。

“受党培养教育多年,关键时刻咱不能掉链子!”前不久,省军区组织三级首长机关指挥能力集训,即将面临退役退休的40余名人武部、干休所主官主动报名参考,用实际行动向党组织交出了合格答卷。

一个英雄人物就是一座航标,一个行为就是一次境界升华。采访结束时,目睹广大官兵和文职人员的身体力行,记者真切地感受到,他们的心正在被信仰的力量点燃。据统计,年初以来,该省军区新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官兵和文职人员人数同期相比上升28%。

血脉赓续红色基因

■梁 平

知所从来,思所将往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,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。在组织党史学习教育中,要下功夫挖掘军队老干部这座“富矿”,汲取红色故事不竭的“甘泉”,不断激发广大官兵忠诚于党、忠诚使命的政治热情。

触动心灵的教育,才是有效的教育,党史学习教育也不例外。创新方式方法,必然要求内容与形式统一,历史与时代结合。挖掘利用好身边红色资源这座“富矿”,就是要紧紧着眼党史学习教育的现实指向,透过一件件尘封的珍贵历史文物,解读背后的故事,点燃信仰的火炬;回首一段段惊心动魄的战斗场景,追忆刻骨铭心的峥嵘岁月,激发军人的血性;挖掘一个个舍生取义的英雄壮举,感悟英雄的崇高,通过立体展示红色基因孕育形成的艰辛历程,深刻揭示我党我军薪火相传的灵魂血脉,激发官兵担当强军重任的精神伟力。

红色基因的传承是一个时代课题,挖掘传承好老干部身上蕴含的精神财富是一个系统工程。革命前辈从枪林弹雨中走来,历经了血与火的淬炼,书写了不朽的传奇,矗立起精神的丰碑。一茬茬不同年代的官兵加入人民军队行列,信仰红色、锤炼红色,他们孜孜不倦,身体力行,践行红色、传播红色,用自己的汗水和生命,滋养着人民军队的精神星河,丰富着人民军队的红色基因。

如果说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,那么,信仰就是红色基因的内核。红色基因发源于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,没有这个信仰,红色基因就会成为无源之水,无本之木。因此,信仰是红色基因中具有根本性的、源头性的、决定性的因子。

当我们再一次发出灵魂的叩问时,我们终将知道:我们从哪里来,我们将走向何方?此时,凝视这些老兵,我们知道,红色基因在斑驳的皱纹里,在闪烁的泪光中,在雪白的鬓发里,在奔腾的血液中。它是信仰,点燃激情,燃烧梦想;它是忠诚,爱党爱国,矢志不渝;它是血性,大义凛然、慷慨赴死;它是意志,艰难困苦,玉汝于成;它是情怀,默默奉献,无怨无悔——这基因,让青春常驻,让生命之花绽放;这基因,让人民军队的生命常青、血脉赓续。

知史之厚,知责之重。灿若星辰的英雄群谱、威武雄壮的红色交响,凝聚成全面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磅礴力量,滚滚向前,一路奔向远方。